计算机架构不变,就没有大数据的明天

2016年12月02日 16:02 佚名 点击:

市经信委副主任徐子瑛、市科委副主任干频出席揭牌仪式。上海超算中心供图


昨天是2016上海智慧城市体验周首日,在2016中国(上海)大数据产业峰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邬江兴介绍,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27家单位联合组建的大数据试验场联盟,将于明天成立。该组织将承担上海大数据试验场的研究建设和运营工作,探索试验当前技术无法解决的大数据问题,力争研发出新的计算机架构。在他看来,“现有的计算机架构不变,就不可能有大数据的明天”。

如今,促进大数据发展已是我国的国家战略,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方兴未艾。2014年,邬江兴和复旦大学教授、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朱扬勇讨论后认为:现阶段,全球还没有适合大数据分析的计算机及集群、计算框架和软件系统。在大数据时代,对于PB级(2的50次方个字节)数据,科技界需要解决机械硬盘、体系结构、计算框架、数据移动、数据管理、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技术问题。例如在数据移动问题上,科技人员能否开发出性能优越的异地计算技术,解决大数据传输难?

两位科学家觉得,鉴于大数据应用需求迫切,可以采用边使用、边探索、边创新的模式。为此,他们提出了建设上海大数据试验场的构想。所谓大数据试验场,是面向当前技术无法解决的大数据问题而设计的大数据技术、产品和应用的探索、试验、创新平台。“这是上海原创、国际上无先例的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。”邬江兴说。

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、市科委的支持下,上海大数据试验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。建成后,它将向全球科技人员开放,提供大规模模拟和实际数据、多类型试验环境,助力科技人员探索未来5—10年的技术,并运用超前技术搭建新型试验平台,验证创新性产品。这个试验场也向企业开放,能开展大数据交易、大数据民生服务、产业转型升级数据等一系列试验。

邬江兴表示,他带队研发的基于拟态计算的大数据计算框架和设施,有望适用于“大数据的明天”。拟态计算源自一种动物——拟态章鱼,它能通过扭曲肢体、改变颜色,模仿十几种动物的外表和行为。受此启发,邬江兴提出了研发拟态计算机的构想:计算结构动态可变,适应各种不同应用,以提高计算机效能。2013年,全球首台拟态计算机原理样机在沪发布,被两院院士评为2013年“中国十大科技进展”之一。拟态计算还能用于网络安全领域,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“22条”中,拟态安全被列为8项重大基础工程之一。上海大数据试验场建成后,拟态计算将在大数据分析领域大展身手。

峰会上,还举行了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大数据质量评估中心揭牌仪式、“大数据技术与应用”丛书(第三批)启动仪式,颁发了上海地区年度大赛优秀组织奖、优秀解决方案奖、创新企业奖等奖项。


上一条:大数据成中国新治理工具,并发展为经济新形式
下一条:云计算时代,中国可能会被抛下

关闭